新民晚报记者获悉,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“沪青医脉·同心共筑”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、数据整理、真人访谈等方式,于青海省、上海市两地开展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实践团以医疗援建为切入点,全面梳理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成果,深入挖掘当地人民幸福感、满足感持续提升的深层原因,进而研究可持续帮扶路径。
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调研期间,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医院基础设施“升级”了,CT、高压氧舱、远程会诊系统等现代化设备有序运转,诊疗区域布局合理、环境干净整洁,功能分区清晰明确,患者就医动线流畅,援建成效一目了然。
相关数据显示,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年门急诊量呈稳步增长态势,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提升。院方负责人介绍,医院借助上海援青干部的倾力帮扶,将先进技术“带土移植”,系统引入上海管理经验,让诊疗流程更加规范高效,医疗质量得以持续改进,群众就医的获得感明显增强。尤其是在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精准且持续的帮扶下,医院不仅在基础设施升级、健康宣教普及以及急诊急救体系完善等多方面取得进步,还成功晋升三级乙等医院,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
上海第五批援青医疗队领队,果洛州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周峰告诉实践团成员,看到果洛医疗事业发展深感欣慰,“希望后辈精益求精,钻研医学理论、普及医疗知识,保障全民健康,也期待果洛医疗更完善。”
实践团成员表示,作为新时代中医药学子,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,把在青海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感化作前行的动力配资投资平台,积极传播医疗援建的先进经验和感人故事,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伟大事业中来。同时,实践团也将持续关注医疗援建的后续发展,深入研究可持续帮扶路径,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